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屡降瑞福,故作三篇之诗以歌咏之也。」文学曰:「君子动作有应,从容得度,南容三复白圭,孔子睹其慎戒, 太子
击诵晨风,文侯谕其指意。今吾子何乐此诗而咏之也?」先生曰:「夫乐者,感人密深而风移俗易,吾所以咏歌之
造之于鲁,尚未播之于远国也。其《纪年篇》起自夏殷周,皆三代王事,无诸国别也。唯特记晋国,起自殇叔,次 文侯
昭侯,以至曲沃庄伯。庄伯之十一年十一月,鲁隐公之元年正月也。皆用夏正建寅之月为岁首编年相次。晋国灭,
在春秋,晋德方休,而张老延誉,爰暨有汉。文成佐命于初基,司空扬声于末叶,流长祚远,世不乏侯。辅吴将军 文侯,
遭季末云扰,遂避难于东。有吴之兴,实为谋主。桓王即世,援建太祖。知命审于将萌,先识镜于未兆。遂作上将 ……于穆二侯,仍世双飞。堂堂辅吴,抑抑奋威。如龙之跃,如凤之辉。薄言戾止,在彼紫微。卯金纷若,四海畔换。 文侯
乃顾,妙世达观。逝彼涂方,度兹江汉。鸿飞遵海,聿来有乱。遭家不造,歼我明圣。桓后肇扬,侯承末命。皇大
事。而首章诰命。辞简而意详。当与微子, 文侯
之命并看。二章以下。亦可见其礼仪彬郁。
追貊。即汉武时彭吴所穿也。成王有肃慎之命。而追貊则去肃慎且千 (第 65L 页)
   鲁侯伯禽宅曲阜。徐夷并兴。东郊不开。作费誓。(郑第九十七。梅氏本降而下之九十九。在秦誓之上。〇马本开作辟。)
   吕命。穆王训夏赎刑。作吕刑。(郑第九十八〇梅本第九十七)
   平王锡 晋文侯
秬鬯圭瓒。 文侯
之命。(郑第九十九)
   秦穆公伐郑。晋襄公帅师败诸崤。还归作秦誓。(郑第一百)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
 臣对曰文王之为文人。臣恐未安。文王谓之文人则武王将为武人乎。臣按文侯之命曰汝克昭乃显祖。汝肇刑文武。用会绍乃辟。追孝于前文人。又曰用赉尔秬鬯一卣。此可證也。洛诰之秬鬯二卣。亦所以锡之周公。而周公为鲁始祖。无所禋告。故禋于文王武王。若召穆公 晋文侯。
既非燕晋之始祖。自不必告于文王也。按礼纬文九锡。一曰舆马。二曰衣服。九曰秬鬯。故韩诗外传。亦以釐尔圭 (第 453H 页)
 

〔考證〕周本纪诸侯有不睦者。甫侯言于穆王。作修刑辟。命曰甫刑。孝经、表记、缁衣。并作甫刑。
平王锡 晋文侯
秬鬯圭瓒。作 (第 28L 页)
文侯
之命。(郑第九十九)
 马本王锡作王赐。(无平字)〇王肃云幽王既灭。平王东迁。 (第 28L 页)
晋文侯
、郑武公夹辅王室。为大国功重。故平王命为侯伯。(疏云太子宜臼奔申 (第 28L 页)
晋文侯
郑武公迎立之。是为平王。)
 〔考误〕晋世家晋文公作王宫于践土。献楚俘于周天子。命晋侯为伯。作 (第 28L 页)
晋文侯
命。(王若曰父羲和云云。)〇司马贞云文侯之命。是平王命 (第 28L 页)
文侯仇
之语。襄王文公。代数悬隔。太史公疏谬。(平王至襄王七代。仇至重耳十一代。)
秦穆公伐郑。晋襄公帅师败 (第 28L 页)
 梅云嗣世子孙。非一世。〇补云无疆之辞。谓天之降罚。如狱之有辞。以其永畏。故曰无疆也。〇补云以五刑受贿。故天罚至极。是名曰五极。不良者受之。而无干于善人。故曰无疆之辞。属于五极。〇补云咸中法理者。既无馀殃。必有馀庆。〇补云嘉师。吉善之众民也。凡受王之嘉师者。监于玆有庆之祥刑。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八卷○尚书古训(卷七)
  文侯
之命
  
文侯之命(薛本命为 (第 184H 页)
 梅云嗣世子孙。非一世。〇补云无疆之辞。谓天之降罚。如狱之有辞。以其永畏。故曰无疆也。〇补云以五刑受贿。故天罚至极。是名曰五极。不良者受之。而无干于善人。故曰无疆之辞。属于五极。〇补云咸中法理者。既无馀殃。必有馀庆。〇补云嘉师。吉善之众民也。凡受王之嘉师者。监于玆有庆之祥刑。
第二集经集第二十八卷○尚书古训(卷七)
 文侯之命
   文侯
之命(薛本命为 …… (第 184H 页)
 孔云幽王用褒姒为后。伯服为太子。申侯怒。乃与犬戎共杀幽王。立太子宜臼。是为平王。东徙于洛邑。左传周桓公言于王曰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隐六年)郑语云 晋文侯
于是乎定天子。故王锡命焉。
王若曰父义和。丕显文武。克慎明德。昭升于上。敷闻在下。惟时上帝。集厥命于 …… (第 184H 页)
 〔考證〕左传(僖廿八)晋侯献楚俘于王。(即襄王)王策命晋侯(即文公重耳)为侯伯。赐之大辂之服。戎辂之服。彤弓一。彤矢百。玈弓矢千。秬鬯一卣。虎贲三百人曰。王谓叔父。敬服王命。以绥四国。纠逖王慝。
 〔考订〕苏云余读 文侯
之命。知东周之不复兴也。(罪平王甚严。见蔡注下。)孔子存之。亦以示戒于天下后世。〇论曰余读 (第 185L 页)
文侯
之命。窃悲 (第 185L 页)
文侯
之遭也。幽王上获罪于天。下敛怨于民。覆国丧身。所不免也。申者小国也。力不能纠率诸侯。以匡王国。乃召外 (第 185L 页)
夷。以攻王国。至于弑王。为平王者。义当倡率侯伯。以讨国贼。不然屣脱万乘。逃身海外。顾乃腼然在位。勉承宗庙。其受后世之贬。不得辞也。然其作 文侯
之命。亦有情志。见于微词者。其曰惟祖惟父。其伊恤朕躬者。谓变起于异姓之国。必我同姓诸祖父。恤我绥我而 (第 185L 页)
康王之诰)、囧命、甫刑(已上诸篇。皆入周本纪。或有序无文。或详略不同。唯君奭立政。不见于周本纪中) 文侯
之命(晋世家)、肸誓(鲁世家)、秦誓(秦本纪)。〇凡六十四篇。其有序有文者十三篇。(甘誓、汤征、汤誓 (第 195H 页)
、汤诰、高宗肜日、太誓、洪范、多士、毋逸、君奭、甫刑、 文侯
之命、肸誓)其有文无序者八篇。(尧典、禹贡、皋陶谟、西伯戡黎、微子、牧誓、金縢、秦誓)。有序无文者四 …… (第 195H 页)
训曰祖己训王。此以伊训例之也。若然圣王哲辟。曾不得一言垂后。唯听训于臣佐已乎。 微子之命、蔡仲之命、 文侯
之命、毕命、囧命。既皆君命臣之辞。则奚独说命为臣戒君之词。傅说举于版筑。天下未信。宜有命词以诏于群下 …… (第 202L 页)
上辛六}此朱子调护梅书。曲为之商度者也。其奈伊训、汤诰。平易如此。汤誓、费誓、顾命、 文侯
之命。古奇如彼。岂可解也。平日议论。只以今文古文。疑其顺涩。为不易之论也。(朱子曰今文多艰涩。而古文 (第 203H 页)
禹赎刑之法。更从轻赎刑。乃舜之所创。非夏禹之法。训夏赎刑恐谬。陈栎曰吕命二字为句。疑有阙文。
平王锡 晋文侯
秬鬯圭瓒。作文侯之命。 此篇中有 …… (第 473H 页)
侯名耶。
秦穆公伐郑。晋襄公帅师败诸崤。还归作秦誓。 孔安国传还归。谓晋舍三帅还归。语似太简。夫鲁侯 晋文侯
皆书其爵。独于此从其僭称公者。何欤。
按孔子所纂。观于易系辞彖象传可见。何尝如小序之无所发明哉。马迁 (第 473L 页)
所引经传多猥杂。往往失次第。然每据古文多镕化而用之。未尝纯用。小序或矫迁史之舛。盘庚 文侯
之命秦誓等序。改从他说。以示与迁史时有相左者。然比诸迁史。其变更字句。皆不及迁史远矣。岂迁史袭用小序 (第 473L 页)
撰欧阳,大小夏侯尚书古文同异。逵集为三卷。帝善之。
又丁鸿传。鸿从桓荣。受欧阳尚书。显宗徵鸿至召见。 说文
侯之命。赐御衣禀食公车。肃宗诏鸿与广平王羡及楼望贾逵等。论定五经同异于北宫白虎观。
又郑玄传。玄从东 (第 326H 页)
 按此篇有以诘四方之句。故曰训夏。夏者中夏也。孔传曰。训畅夏禹赎刑之法。更从轻。然夏后何尝作赎刑乎。
平王锡 晋文侯
秬鬯圭瓒。作 (第 341L 页)
文侯
之命。
 蔡沈曰。案经文止言秬鬯。而此益以圭瓒。有所传欤。抑锡秬鬯者。必有圭瓒。故经不言欤。
 按诗 …… (第 341L 页)
。盘庚三篇。乃因迁都。告谕臣民而作尔。史记则以为盘庚弟小辛立。殷道衰矣。百姓思盘庚。作盘庚三篇。至于 文侯
之命。乃周平王东迁。 (第 345H 页)
晋文侯仇
有安定之功。故锡命之耳。史记则以为周襄王命晋侯重耳。(重耳亦谥曰文。)盖襄王之命重耳。左传以为用平礼 (第 345H 页)
也。亦用平王享 文侯仇
之礼。以享重耳也。其义甚明。(僖公二十八年)史记乃并引文义和。丕显文武。能谨明德。(案史记作能慎明德 …… (第 345H 页)
公伐郑。晋襄公帅师败诸崤。还归。作秦誓。盘庚之序曰。盘庚五迁。将治亳。殷民咨胥怨。作盘庚三篇。平王锡 晋文侯
秬鬯圭瓒。作文侯之命。非不明白。史记乃牴牿如此。盖三书虽得于伏生所传。是时孔子百篇之序。遭巫蛊事。未 (第 345H 页)
 臣书九对曰。任刑之本。在敬与中。立心以敬为主。用法以中为主。而敬又中之本也。穆王赎刑。盖非先王之法。且启后世徇利伤化之渐。先儒斥之是矣。然世降俗漓。五刑之属日繁。穆王制法。盖亦尚宽之意。未必专出于权宜敛财之术。且其阅世故而察物情者熟矣。故一篇所言。精密详明。尤惓惓于哀敬中正之道。犹不失前圣忠厚之遗意。夫子录之。所以志制作之沿革。著世教之盛衰。而后人之可法可戒。俱在于是矣。 文侯
之命
 上问曰。齐襄公复九世之雠。春秋大之。周平王忘乃父之雠。而尚书取 (第 334L 页)
文侯
之命何也。春秋夫子之所作。尚书夫子所删定。而圣人之意。彼此不同何欤。
 臣书九对曰。平王嗣位之初。先 (第 334L 页)
。即河南县。是为东周。辛酉崩。在位五十一年。○平王即位于申。虢公翰立王子余臣于携。是为携王。辛卯。为 晋文侯
所杀。国除。箕子后。)
  【修】(附)春秋十二大国(平王四十九年己未。为春秋之始。)
 
鲁。(姬 (第 389H 页)
骄。(周安王。)骄。(晋哀公。)扁。(周显王。)敖。(鲁武公。)戏。(鲁懿公。)雠。(鲁顷公。)仇。 (晋文侯。
)诡诸。(晋献公。)髡。(卫康伯。)荒。(蔡白。)不信。(韩简子。)宫涅。(周幽王。)弗涅。(鲁惠公 (第 499H 页)
 济鲁对。秬鬯二卣。古注云周公以此禋于文武。而苏氏忽倡臆说。谓成王所以赐周公。又无如明禋休享字。何则仍曲为之解曰事周公如神明。又曰敬之至者。其礼如祭。殊不知宣王赐召虎。平王赐 晋文侯。
皆只秬鬯一卣。未尝有二卣。且休享之享 …… (第 533L 页)
 馥对。及字但当以连字意看。若如或说则是以此及彼之谓也。已含得度字意思。恐不如连捕之义为顺也。(吕刑) 文侯
之命]
此篇中闵予小子一章。最觉悲切。想平王当时之事。无怪其闵家之艰望人之深也。至若卫文句践之志。有 …… (第 542L 页)
 

济鲁对。闵予小子一段。固略叙丧败之变。然平王所遭。何等时也。宜其沫血饮泣之不暇。而其词之悲切。但止于是乎。况其时诸侯之能勤王攘夷者。如晋文郑武不为无人。若能奋发大号。托以讨复。则又何惧于申侯之图己也。夫秦襄公犹能有志复雠。无衣一诗。大义凛凛。而平王之言乃如此。毕竟以讨贼之众。为戍申之举。则不但忘雠于既久。即其作命之时。而其志固可见矣。夏小康周宣王之中兴。固非所拟。若平王者。亦可谓秦襄之罪人矣。 (文侯
之命)
[费誓]
鲁侯师令。秩然有序。一字之间。宜有轻重。而其于糗粮则曰无敢不逮。桢干则曰无敢不供。 (第 543H 页)
 书九对。任刑之大本。在敬与中。用心以敬为主。用法以中为主。而敬又中之本也。穆王赎刑。先儒盛斥其非。至譬于鬻狱。然一篇所言。眷眷乎哀敬中正之道。犹不失前圣心法。宜夫子之录之也。(以上吕刑) 文侯
之命]
齐襄公复九世之雠。春秋大之。周平王忘乃父之雠。而尚书取 (第 44L 页)
文侯
之命何也。春秋夫子之所作。尚书夫子之所删定。而圣人之意。彼此不同何欤。
 东观对。夫子志在东周。故伤 …… (第 44L 页)
 书九对。平王当犬戎之祸。颠沛困苦。可谓极矣。逮夫诸侯夹辅。大位嗣登。则便生自足之心。遽怀苟安之计。遂以申侯为有德于己。而不知其为不共戴天之雠。竟自陷于忘亲蔑伦之罪。此臣所谓私意之发。终掩其固有之天者也。气质虽或柔暗。苟不为私意所蔽。而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则柔者刚暗者明。必无消沮退缩之患矣。(以上 文侯
之命)
[费誓]
多方篇题曰奄与淮夷又叛。成王灭奄。引费誓文以为即其事也。然则鲁公曰徂玆淮夷徐戎并兴 (第 45H 页)
 
幼学郑淳弘对。诗曰京周。言其大也。书曰洛师。言其众也。至于五旅为师之师。是三军之制。而不关于京师之义矣。
天王致伯。非大勋劳。不与焉。如 晋文侯
齐桓公能张皇军旅。用慑蛮夷。以尊王室。以修侯度。故秬鬯圭瓒。以致其命。若秦孝公徒以甲兵雄耳。玉帛不将 (第 235H 页)
为姬氏者。而以襄公必能报其私雠。因使之捍御二戎耳。平王知立己之为有德。而不知弑父之为可怨。读扬之水, 文侯
之命。固已知文武之绪业已坠而不可振。天下之大义已晦而不可为矣。当是时。尚可谓天下有其人乎。见于诗者如 (第 231L 页)
  

尚书第二
尚书今古文之辨。为儒林大疑案。而东晋以来。梅本盛行。诸儒为其所压。不复致意于證辨。至朱子。始疑之曰。某尝疑孔安国书是假书。又曰。孔书至东晋方出。可疑之甚。又曰。书凡易读者皆古文。难读者皆今文。又曰。岂有数百年壁中之物。不讹损一字者。据此诸说。则朱子平日之论。庶可推知。而未及质言剖决者。盖存慎重之意也。窃尝论之。今文者伏生所传也。古文者孔安国所上也。汉文帝闻伏生能治尚书。使晁错往受之。得二十九篇。(尧典,皋陶谟,禹贡,甘誓,汤誓,盘庚,高宗肜日,西伯戡黎,微子,牧誓,洪范,金縢,大诰,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多士,无逸,君奭,多方,立政,顾命,费誓,吕刑, 文侯
之命,秦誓凡二十八篇。并书序一篇。总计为二十九篇也。)伏生教济南张生及欧阳生。欧阳生教千乘儿宽。是为 (第 573H 页)